各杏运(部):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2021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重点项目申报指南。
一😈、征集范围
专题一🧿🩸、主题项目
方向1、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支撑
研究目标🙎♂️: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上海重点领域,从战略科技力量、自主创新高地🍱💯、重点领域发展🤵🏿♀️、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深入研究科技自立自强的现状、国际竞争态势🤹🏻♀️☢️、典型案例、提升路径与对策建议。
研究题目(题目不得调整🐎,可增加副标题)👨🏼🦱:
1、新时期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上海使命🥲、思路与举措研究
2、上海坚持“四个面向”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的路径与举措研究
3、健全投入机制加强上海市全社会研发投入研究
4、上海重点领域创新链、供应链韧性研究(备注: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数字经济等领域)
5❣️、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组织实施模式研究
执行期限: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
经费额度👨🏿🍳:
1、非定额资助。
2、题目1📐、2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50万元,题目3🌰、4、5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30万元。
方向2、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
研究目标:面向科技创新支撑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围绕创新型经济、数字化转型🚵♂️💴、五大新城建设、创新联合体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研究题目(题目不得调整,可增加副标题):
6👔、上海发展具有引领策源功能的创新型经济的内涵与策略研究
7、科技创新赋能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8、科技支撑五大新城建设与治理的路径研究
9、依托科技领军企业打造创新联合体的案例与对策研究
10🐞、国有资本支持上海重点领域创新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11📲、重点领域创新型企业成长路径的“上海模式”研究
执行期限🤦🏿: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方向3𓀋🧛🏿♀️、创新网络与创新生态
研究目标:面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围绕国际科技竞争与合作🧏、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科学传播模式等方面👈🏿,深入研究上海构建科技创新网络、打造开放型创新生态体系的主要路径与对策建议。
研究题目(题目不得调整,可增加副标题):
12、新发展格局下上海参与国际科技竞争与合作的策略研究
13、长三角联合推进技术创新与资源共享的实施路径研究
14、长三角区域科技金融联动路径和引导机制研究
15、上海引进和发起高水平国际科技组织的策略研究
16、上海推动研发活动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17、科学传播模式的国际经验研究
执行期限🚶🏻♂️🧑🏼🎄: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方向4💪🏽、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治理
研究目标:贯彻落实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围绕研发资助模式、科技创新政策💪🏽、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人才等开展深入研究,为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研究题目(题目不得调整,可增加副标题):
18、城市数字化转型中技术的社会影响评估研究
19、优化研发资助模式♜,提升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效能的研究
20、上海科技创新“政策链”与“工具箱”优化研究
21🤞🏼、上海“科改25条”实施情况调研
22、新型研发机构现代化管理制度与发展生态研究
23🙍🏼♀️、新形势下海外科技人才流动趋势及引才路径研究
24🚵🏻♂️、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路径研究
25🕺🏽、关于上海建设国际人才社区的研究
26、公益性科学基金会在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中的机制研究
27、上海生物安全及人类遗传资源管理体系研究
28、医研产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问题研究
执行期限: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专题二、自选项目
研究目标🧑🏻🤝🧑🏻:围绕上海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政策✤、案例🧬、以及软科学研究方法等自行选题开展研究𓀎,提出有关对策建议,题目不应与专题一的研究题目重复。
研究方向🏊🏿♀️:
方向1、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规划🤔、政策研究🛟;
方向2🟥、国内外重大科技原创突破、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新型科研机构案例研究;
方向3、技术预见🧚🏼♀️、产业技术路线图🏇🏼、技术创新图谱和基于技术创新的重大项目或工程预研究;
方向4、软科学研究方法和创新方法研究👐🏼;
方向5、其他相关的软科学研究✣。
执行期限: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10万元🎤。
专题三、青年项目
研究目标💅🏿:鼓励青年软科学研究人员面向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结合自身研究方向自行选题开展研究👱,题目不应与专题一的研究题目重复。
执行期限: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5万元。
项目负责人要求🌜:申请者年龄应未满35周岁。(1986-01-01及以后出生)
二、申报要求
除满足前述相应条件外,还须遵循以下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是注册在本市的独立法人单位,具有组织项目实施的相应能力。
2.研究内容已经获得财政资金支持的,不得重复申报。
3.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科研伦理准则🤵🏽,遵守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相关法规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 物安全管理相关规定,符合科研诚信管理要求😞。项目负责人应承诺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申报单位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负责🏋🏽♀️🙉,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内容的项目申请。
4.申报项目若提出回避专家申请的,须在提交项目可行性方案的同时,上传由申报单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专家名单与理由🐑。
5.已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市科委科技计划在研项目2项及以上者,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
6.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应当真实🤹、合理⇨,符合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的有关要求🚵🏻♂️🕺🏿。
7.每位申请者限报1项。
三、申报方式
1.项目申报采用网上申报方式🗣,无需送交纸质材料🐘。申请人通过“中国上海”门户网站 (http://www.sh.gov.cn)--政务服务--点击“上海市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进入申报页面🤛🏼,或者直接通过域名http://czkj.sheic.org.cn/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使用申报账号登录系统(如尚未注册账号🦋,请先转入注册页面进行单位注册,然后再进行申报账号注册)🦥,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相应的指南专题后,按提示完成“上海科技”用户账号绑定,再进行项目申报🐑;
【继续填写】登录已注册申报账号、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2.项目网上(http://u.stcsm.sh.gov.cn/)填报起始时间为2021年4月13日9:00,截止时间(含申报单位网上审核提交)为2021年4月29日16:30🎋。
四、评审方式
主题项目采用第一轮通讯评审、第二轮见面会评审方式
自选项目采用一轮通讯评审方式
青年项目采用一轮通讯评审方式。
五、本校安排
请申报教师于2021年4月26日15:00前完成网上填报工作👱🏿,并与科研院联系确认项目填写完毕、并完成提交,逾期视为放弃。
申报过程中如有问题📠,可联系科研院。联系人:苏鹏; 联系电话:60873565🤳;联系地址🤌:奉贤校区行政楼223室🙋🏼。
也可直接联系科委服务热线:8008205114(座机)🧝🏿、4008205114(手机)👰🏽♂️;技术支持:62129099-2257
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1年4月6日
杏运版权所有 杏运地址:上海奉贤区海泉路100号第二学科楼 邮编🙇🏻♂️:201418 电话🙎🏿:021-60873632
Copyright © by 杏运 - 娱乐盛宴,嗨翻全场! All rights reserved.